笛子震音(气震音、指震音、揉震音等技巧)是对樂音的一种美化和裝飾。它是表达樂曲情感和使樂曲富有歌唱性的一个重要手段。震音的技巧丰富多采,它的感情色彩十分鮮明。我們不論運用哪一种震音技巧,都要根据樂曲内容的需要和内在感覺的支配而自然形成。縱觀笛子演奏技术的流派,无論是南派还是北派,各流派的演奏家們都有独特的震音技巧,特别是近年来,笛子演奏大胆借鑒了弦樂器的揉音、压揉音等演奏技巧,大大丰富了震音的幅度變化,產生了更多、更新的震音技术、本文試圖对这一技术加以闡述、剖析。

一、丰富多彩的震音技巧
    
震音何以能美化樂音呢?我們可以把吹奏平穩結实的長音称為直音,假如这种直音是一种直線,那么震音為『~~~~~~~』形成一条水紋般的音波。这种音波以核心音為基本音,輔之以高低波动的虚音,从而高低相間,大大美化了樂音,增强了表現力。
    
笛子震音產生的音波与『揉』(二胡)、『吟』(箏)、『吟弦』(琵琶)如出一轍,都是由声樂『音波』(或声樂的气顫音)派生出来的,它是模拟人声的產物。
    
笛子震音幅度范圍較广,气震音的幅度輕、重、緩、急、指震音的手指震动快、慢,指揉震音、压揉震音幅度的大小等不同的組合,直接影响到不同樂意的表达、旋律的起伏、結构的对比,以及音头、力度的變化,这种情形使震音显示出丰富多彩,變化多端的功能。根据自己所掌握的震音技巧,大体分為以下几种:
    l
、腹震音
    
这种震音用途較广,音波幅度較大,大多用於慢速、悲哀和叙事性的曲調。例如《幽蘭逢春》(趙松庭曲)、《今昔》慢板段(陸春齡曲)、《走西口》慢板(李鎮曲)、《断橋会》(詹永明曲)等。
    2
、气震音
    
这是一种常見的震音方法,多用在揉情性、速度缓慢的樂曲,例如《牧笛》(刘森編)、《牧民新歌》(簡广易曲)、《草原巡逻兵》(曾永清曲)等。
    3
、气冲音
    
这是种波紋細、密度大的震音,适用於激昂、熱烈、欢快的樂曲,如《五梆子》(馮子存曲)、《婺江欢歌》(詹永明曲)等。
    4
、由慢漸快的气震音
    
这种震音的特徵是,平穩的气息由慢而快的气震,如『~~~~~』。般用於長音到情激动的樂句之間过度或情緒的高潮使用。例如《三五七》引子部份和《牧民新歌》的結束句等。
5、指震音
    
这是一种波紋最細密的震音,它是用手指的指肚在音孔的里半孔或上半孔顫动的音波。一般適用於弱奏,多見南方笛曲中,如《鷓鴣飛》、《姑蘇行》等。
    6
、叉手指震音
    
这是一种特殊的震音方法,它是在笛子的叉口指法中運用指震音的方法。如樂曲《幽蘭逢春》、《早晨》(趙松庭曲)
    7
、指揉震音
    
手指在發音孔上方作開閉約14孔位的圓滑揉动。动作时,手指由腕部帶动,手臂放松。如樂曲《五木摇籃曲》(詹永明編曲)、《長恨綿綿》等。
    8
、压揉震音
    
犹如板胡、二胡压弦,音波波紋大,演奏方法指、臂同时在音孔上方作快速滑动,动作硬、棱角分明,模拟唱腔,悲泣、憤慨之声,如樂曲《珠帘塞》(俞遜發改編)、《秦川抒怀》(馬迪曲)、《藍花花》协奏曲(詹永明編曲)等。
    9
、掌揉震音
    
这是一种特殊效果的方法,下三孔用手掌心按孔,手指間互相緊貼,用掌心上下開閉音孔,这种手法音波特殊,能表达出强烈、激动、悲憤的效果。如江河水》等。
    10
、滑揉震音
    
这是种滑揉音与气變音結合的震音。音波幅度相当大,适於表現地方色彩浓厚的曲調,或者在模拟人声唱腔中使用。如俞遜發改編的京剧《珠帘塞》、趙松庭改編的《京剧流水板》等。
    11
、平吹(直音)
    
吹平穩結实音,能表达含蓄細腻的感情。例如:《鷓鴣飛》中間弱奏段等。

作者
: 詹永明
来源: 中国民族音乐在线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laniea 的頭像
    alaniea

    蘇義堡的陶笛教學

    alani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